资料:刘先生,67岁,新疆乌鲁木齐人,退休干部
病史:有乙肝病史30余年,10余年前诊为肝硬化,肝功能长期异常,中度黄疸。自觉疲倦乏力,肝区时有胀或刺痛,食欲不振,腹胀,小便少,大便稀。
检查:乙肝五项(小三阳)DNA1.46×10的6次方,谷丙转氨酶105u/L,谷 转氨霉171u/L,转肽霉204u/L,硷性磷酸霉189u/L,总胆红素83.4,直接胆红素43.6,白蛋白29,白球比值0.46。
B超:肝脏包膜欠光滑,肝内回声粗糙,可见多发性小结节,门脉1.4cm,脏厚6.7cm,肋下5.7cm,脾门静脉0.8cm,腹腔可见游离液体。
面色晦暗,巩膜混浊有感染,肝掌(+),蜘蛛感(+),下肢浮肿(++)。
诊断:肝硬化腹水,脾大。
治疗:刘先生有长期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亢进病史,肝脏及全身机能很差,给予增加肝细胞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随后又给刘先生使用了高精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体内血浆白蛋白水平,避免营养物质丢失,对自身蛋白重新加以利用,减少了异体蛋白的不良反应,能迅速缓解腹内压,使腹水迅速消退,病人腹胀消失,胃纳增大,浮肿缓解,全身症状短期内明显改善。
复查:B超:肝脏包膜光滑,肝内回声欠均,无明显结节感,门脉1.1cm,脾厚5.3cm,肋下3.8cm,脾门静脉0.6 cm。乙肝五项(小三阳)DNA阴性,肝功能基本正常,血白蛋白35,白球比值1.28。病情稳定,肝功能改善,脾脏明显回缩,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继续密切观察同时服药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后刘先生体力、食欲明显增进,肝区疼痛、腹胀逐渐缓解,下肢浮肿消失,大小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