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HBV)研究证实:治疗乙肝须做病毒基因分型检测
全世界有3.5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75%在亚洲。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近1.3亿人,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感染率高达57.6%,几乎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每年约30万人死于肝炎感染相关疾病,其中约半数为肝癌。乙肝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也居我国报告传染病的前三位。
据悉,造成高死亡率和高感染率的重要原因是:乙肝病毒本身及具变异性。在慢性乙肝治疗过程中,传统的乙肝检查只做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检测;只能判断出是否感染了病毒以及病毒复制的大致情况,并不能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力数据。
经世界卫生组织(HBV)研究证实:2013年通过国家临床验证隆重问世的新检测技术——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不但可以详细的检测乙肝病毒基因的类型,还能够全程监控乙肝病毒的活跃程度、传染强弱、病毒变异耐药情况、病变程度以及患者康复几率,使医患双方能够有效了解病情,避免误诊误治的风险。可以说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有效治疗。
深度剖析:是什么让乙肝走进迁延不愈怪圈
临床上,超过七成的患者一旦查出自己是乙肝大三阳或小三阳,就只知道一味的进行抗病毒治疗,大脑中压根对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病毒变异耐药等情况鲜有关注,这导致了很多患者的病情本来是可以治好的却因为不科学的做法让病情变得迁延难愈。
据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许星主任介绍,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好主要是三大原因造成:一是诊断上的盲点造成的;二是病毒变异后产生耐药后,仍在服药治疗;三是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太弱,无法识别或抵抗病毒。
“以前没有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技术,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很难查清楚,只能是凭借经验或不断换药治疗进行尝试,不仅盲目,而且不当治疗也更易促使病情发展。”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许星主任说。
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打破乙肝病毒检测盲点 实现有效治疗
传统的乙肝两对半和HBV-DNA检测,只能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及病毒复制的大致情况,并不能有效反映病情轻重;近年来一些医疗机构虽也宣扬拥有HBV-DNA基因检测技术,但仅限于定性检测,由于HBV容易出现突变,易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使医生对病情造成误判。而科学的做法是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对疾病做到有效的了解。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克服了常规检测在乙肝病毒变异后无法进行有效诊断,易造成误诊误治的缺陷。它不仅能确诊疾病,判定患者所感染的病毒类型结构,还能更加的分析出各阶段病毒耐药变异程度,能使医生有效了解病毒特性,从而为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实现对症施治和有效治疗。”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许星主任说。
此外,据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许星主任还透露,该院斥巨资引进的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通过对病人的病情做到细致的掌握,联合新乙肝治疗方法,使治疗效果数十倍的提升,不但能迅速而有效地杀灭乙肝病毒和变异病毒,而且还能有效的逆转肝纤维,恢复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已使众多久治不愈的乙肝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