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治后乙肝转化为“小三阳”,固然有病情好转的可能,但也需谨防乙肝病毒变异造成的‘徦转阴’。”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医生杨红说。
吴永利自两年前被确诊患有乙肝后,一直积极治疗,去年初到医院复查时,两对半检查结果为1、4、5阳性,两年不断服药终于达到治疗效果的,使得他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今年春节过后不久,吴永利总觉得肚子发胀,腿发沉,胃口也差了很多。心感不妙的他急忙到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复查,结果却大出他的意料之外——早期肝硬化。
“吴永利的小三阳是由乙肝病毒变异而导致的‘假转阴’。”杨红介绍说,乙肝病毒前C区变异后,病毒在复制时不再产生e抗原,因此常表现为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常常被误认为是病毒静止状态而忽略了它的监测和治疗。变异后的病毒结构更稳定,复制能力更强,也更加具有隐蔽性。这些隐蔽的“假小三阳”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所以更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规范的治疗。相关阅读:“病毒分型”+“CIL肝细胞免疫疗法” 治疗乙肝很简单
“乙肝‘徦转阴’其实比‘大三阳’更复杂,更应详细掌握病因及病情的每个细节。”杨红解释说,通过乙肝病毒变异分型检测,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毒类型、病毒数量和传染性、病毒是否变异或耐药、该病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对什么药物最为敏感等深层次病因,在此基础上的辨证施治、针对治疗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