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能够通过变异而形成的“假转阴”比“大三阳”更危险,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医生许星表示,只有有效检查,有效掌握深层次病情病因的情况下,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才是乙肝康复的先进捷径。
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指南》明确指出,慢性化乙肝治疗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先进阶段为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第二阶段为e抗原血清学转化,达到满意的治疗终点;第三阶段为最理想的治疗终点,实现表面抗原清除或同时表面抗体产生,即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好。
我国目前在乙肝的临床实践中,将e抗原血清学转化、实现停止服药抗病毒药物,列为先进治疗目标。因此时乙肝患者的病毒复制基本停止,肝功能恢复正常,转氨酶水平也降低至正常水平,是药物抗乙肝病毒治疗所能够达到的佳治疗结果。相关阅读:“三位一体”诊疗法 治好乙肝不是梦
“但是,乙肝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还可细分为三种类型,需要区别对待。”许星介绍说,其一是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长期正常的乙肝小三阳,说明病毒已不复制,无传染性,这种类型的小三阳才不需要治疗;其二是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因此需积极治疗;最为严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肝功能不正常,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这种“小三阳”反而比“大三阳”严重,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更高,更需积极治疗。
“对临床医生来说,自己所面对的患者究竟属于哪种情况,需要有效的检查才能够给予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借助精密的检测仪器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目前只有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技术才能给予临床医生最为有效、的判断依据”,许星介绍说。
据了解,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可以对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有传染性、是否变异、是否耐药,以及乙肝患者是否有必要服药、适合服用哪类抗病毒药物等等因素进行、有效、细致、科学的分析。在有效诊断的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佳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也能够得到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