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假转阴”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这类患者表面看起来虽与小三阳无益,但体内的病毒却仍旧在告诉复制,其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也丝毫不弱于大三阳。那么这种情况,患者该如何应对呢?
现年56岁的张女士就曾是一位“假转阴”的受害者。在经过多年的抗病毒治疗后,她的E抗原指标转为阴性,认为病情好转的她随后便停止了治疗。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转阴”后病情本该稳定的她,却在之后的两年内病情急剧恶化,一度发展为肝硬化!不得已,张女士半年前来到了京疆益民肝病医院寻求帮助。
医院医生在详细的询问了她的病情后,断定她其实是“假转阴”,而随后的检测结果也正式了医生的推断:体内病毒DNA检测阳性,肝功能异常。
“乙肝假转阴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现象,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病毒变异。”京疆益民肝病医院医生解释,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病毒也在不断的 发生基因变异。变异后的病毒由于无法产生E抗原,导致患者检测时E抗原呈现阴性,从而出现了“假转阴”的情况。相关阅读:乙肝为何难以治好?
“假转阴”的危害非常大,患者以为病情好转从而放松了警惕, 然而病毒却依旧在人体内高速复制,持续伤害肝脏。这就导致病毒在患者不知觉的情况下大量繁殖,损害肝脏,等后期发现时,病情往往已经非常严重。
那么患者该如何预防“假转阴”的情况呢?
医生指出,乙肝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期间比较好定期做一下病毒变异耐药检测,这是目前国际上先进能够详细反映患者体内病毒的类型、数量、复制速度、是否变异耐药等各项指标,并有效甄别“真假小三阳”的技术。医生可依靠该技术详细了解患者的详细病情,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法,有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