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起病隐匿,却具有高恶变、高致命的特性,被医学界公认为“沉默杀手”,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医生刘生美表示,丙肝虽然可以治好,但九成患者感染后无任何症状,极易因疏忽大意而造成疾病恶化,因此建议高危感染人群定期筛查。
丙肝在我省的发病量正逐年上升,目前已位居传染病患者人数的第四位。调查发现平均每100人中约有3人曾感染过丙肝,就诊率却仅有12%。究其原因,一则是患者对丙肝的认知不足,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丙肝的病例特点造成的。
“由于丙肝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比较轻微,不少患者染上后可长期没有明显症状出现,这更利于它躲在人体内损害肝脏。”刘生美解释说,有研究发现,只有极少部分丙肝患者发病时表现为疲劳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部分有轻度肝功能异常,但也有九成以上的患者既无症状也无肝功能异常。相关阅读:丙肝病毒隐藏深 好转丙肝需及时
“无明显症状并不代表病毒在人体内的‘杀伤力’不强。”刘生美称,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相关性死亡已经成为肝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有临床统计显示,50-85%的急性丙肝患者会演变为慢性丙肝,其中有10-15%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致命的肝癌。
刘生美提醒:接受过输血,使用过非快速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器械,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静脉注射过毒品,或是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者均属于可能染上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免拖至无法挽回的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