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4>病情分析数据表明,75 %的慢性丙肝患者无明显症状,1/3的病人转氨酶可能正常,但已出现肝损害。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主任医师许星解释说,丙肝之所以能“逍遥法外”,一方面是疾病本身症状隐匿,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忽视”。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调查显示,我国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76%的被访者不知道丙肝可治好;80%的被访者甚至错误地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丙肝”。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丙肝的就诊率仅有10%。
许星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病毒不仅侵犯肝脏这个器官,还会导致身体的其他器官发生病变,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现有证据显示,丙肝可增加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除此以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还可能增加一些其他肿瘤的危险。例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危险增加了约一倍,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增加了一倍半,因而丙肝被视为隐形杀手。丙肝,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
如何进行丙肝检查?许星介绍说,首先是丙肝抗体检验。抗体是由于人体免疫细胞对病毒感染或疫苗所作出的反应而产生的。其次是丙肝病毒基因检查。这个测试是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存在情况。这一灵敏的测试,可以在感染两星期内检测到病毒。
许星呼吁:“高危人群如果在常规体检时加上丙肝的相关检测,将减少丙肝的漏诊和晚诊,及早治疗,丙肝的治好率可高达95.5%。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加强体育锻炼也是预防丙肝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