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抗原阴性小三阳病毒复制更活跃,传染性更强,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概率也更高,比“大三阳”更加危险。”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医生杨红指出,乙型肝炎病情复杂多变,仅靠“大小三阳”判断病情轻重不可取。
部分乙肝患者往往看到检查结果是“小三阳”就喜上眉梢,“大三阳”则愁眉不展,哈密的乙肝患者吴大姐就是这样。三年前她认为自己的乙肝已经治好了,不但自作主张把药停了,还把医生一年四次定期检查的嘱托也置之脑后。直到今年春节过后,发现自己的面色逐渐暗黄,左侧颈部、右手小臂出现蜘蛛痣,才意识到大事不妙,急忙赶到京疆益民肝病研究院求治,别确诊为中期肝硬化。
“都是以大小三阳判断乙肝病情的错误认知惹的祸。”杨红说,我们平时说的乙肝“小三阳”只是表明病毒复制水平较低,但病毒复制模板仍顽固地贮存在细胞核内,与“大三阳”患者相比,“小三阳”患者群体年龄偏大(平均大10岁),多次复发治疗累积损害肝功能,造成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肝硬化程度更重。相关阅读:免疫清除期才是乙肝的佳治疗时期
“而且乙肝小三阳还可细分为三种类型,需要区别对待。”杨红介绍说,其一是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长期正常的乙肝小三阳,说明病毒已不复制,无传染性,这种类型的小三阳才不需要治疗;其二是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因此需积极治疗;最为严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肝功能不正常,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这种“小三阳”反而比“大三阳”严重,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更高,更需积极治疗。
“乙型肝炎病情复杂,靠临床经验盲目判断极易出现误诊误治。”杨红表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可以对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有传染性、是否变异、是否耐药,以及乙肝患者是否有必要服药、适合服用哪类抗病毒药物等等因素进行、有效、细致、科学的分析。